学习指南
当前位置:首页 - 弟子规读书会课程复讲
 
 
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28集课程复讲

马央军学长

  
    1、信是人言,“凡出言”要“信为先”。
    信也含有一个更深的意思,就是信义、就是义务。一个人做人的本分不需要说,但是常常放在心上,时刻不敢忘怀。

    2、学圣贤教诲最重要的要学圣贤人的存心,要学圣贤人的用心。
    圣贤人他的存心就是时时把孝、悌、忠、信、礼、义、廉、耻时时不敢忘怀,时时提得起来去与人相交。
    时时以圣贤人的心行来自我观照、自我提醒。

    3、君臣关系当中的道义、恩义
    为人领导者应该大开沟通之门,能有雅量接受下属的劝谏。而下属也应该有劝谏上司的责任。
    我们要把努力、把用心押在哪?尤其公务人员我们真正要跟的是什么?跟的是我们的本分,跟的是人民的需要。直言不讳去劝谏你的上司。由于你都尽本分,都替人民服务,你的能力也会日渐提升。好的主管一上任,他要用真正可以办事、可以信任的人。这样,你不去求机会,机会自然而然到你的身边来。

    4、夫妇之间也要言而有信
    治家应该抱持着一个态度,治家没有秘密
    蔡老师父母相处的例子——人不要太精明,什么事你都要管到底,让别人在你面前都觉得很没能力,到最后你就累得半死,然后做得要死,还被人家嫌得要死。所以一个人的精明要内敛,不要精明去压迫到别人,所以这也是要中庸之道。
    在言语当中,要言而有信。那夫妻之间彼此的心里一定要感谢对方的恩德,感谢对方陪我们一路走完这个大半的人生。“恩欲报,怨欲忘”.
    汉朝宋弘“贫贱之交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”。 人生还是要重情义。宋弘拒绝了皇帝,拒绝了湖阳公主,这样的情义,这样的气节,不只影响了他的家庭,还影响了满朝文武,甚至于还影响了往后一千多年的读书人。
    “动而世为天下道,行而世为天下法,言而世为天下则”
    “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”
    我们也要学习宋弘这一分存心,我们的一言一行、一举一动都要期许当家人、当社会的好榜样。

    5、兄弟之间也要言而有信
    “兄道友,弟道恭;兄弟睦,孝在中”
    假如兄弟言而无信,可能家庭气氛就会出状况,甚至于会发生冲突都说不定。那兄弟也有情义、也有恩义,应该好好团结在一起,这样才能够让父母很放心。
    “身教者从,言教者讼”
    《朱子治家格言》——“居家戒争讼,讼则终凶”。
    明朝陈氏照顾两个幼弟到45岁才出嫁的故事。
    “家和万事兴”
    深圳有一位老师,听先生说起因妹妹生活困难要把二、三年的积蓄统统寄给妹妹,她主动帮先生汇款。成全先生的这一分悌,这一分友爱妹妹的心,而且也成全他的孝心。舍掉了钱,却赢得了家庭的和乐。

    6、朋友有信
    朋友不只是言而要有信,还要有朋友的信义跟义务。
    汉朝读书人张劭跟范式的友谊
    朱晖受张堪之托照顾他的妻儿
    朋友之间应尽的义务:
    (1)要互相劝谏,所谓“善相劝,德皆建;过不规,道两亏”。
    (2)要关怀。关怀他人,我们要在时时处处去落实。
    关怀朋友,还要爱屋及乌。进而关怀他的家庭,关怀他的生活。
    (3)要互相赞叹,“道人善,即是善;人知之,愈思勉”。
    我们在人生的旅途当中,常常也会情绪起伏,这个时候特别需要朋友的支持、朋友的安慰。
    “学问深时意气平”。真学问的人看一切人都很平和、都很欢喜。
    我们读圣贤书要对治一个自己的杀手,就是嫉妒之心。一个人假如处处嫉妒别人,他一定会愈来脑筋愈不灵活。法布施得聪明智慧,那假如障碍别人法布施就会得愚痴的结果。
我们要扩宽心量去欣赏别人,去力行“道人善,即是善;人知之,愈思勉;见人善,即思齐;纵去远,以渐跻”。
    (4)不言家丑。
    朋友信任我们,可能会把一些家庭比较隐私的事跟我们讨论。所以这些话语我们要特别谨慎,不可以讲出去。家里很多隐私的事也不必要到处跟人家讲。
    (5)要有通财之义。
    这个“财”不单指钱财、物品,我们还可以把它延伸出来是内财跟外财;内财指的是劳力、经验、智慧,外财才是钞票、才是物品。
    “惠不在大,在乎当厄”。
        
  

 
 
感恩学长的分享!
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
   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   

返回  

 
 

弟子规线装书

蔡礼旭老师主讲细讲弟子规  弟子规力行表在线测试  背诵弟子规联系考试测试题  

深圳弟子规公益网  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